Search


黃覺岸分享了土地正義聯盟的相片。
12分鐘前
收回粉嶺商爾夫球會...

  • Share this:


黃覺岸分享了土地正義聯盟的相片。
12分鐘前
收回粉嶺商爾夫球會建公屋
朱凱迪:試想想,如果開發的代價不單是弱勢村民承受,連富豪也有機會「中招」,那一來「選擇」多了,二來,整個社會一定會更認真的檢視開發的需要。民間組織在過去一年已經行動起來,積極發掘有關房屋供應的數據以至民間方案。除了富豪俱樂部長期廉價佔用大量政府土地的議題首次被廣泛討論外,也有組織在市區到處物色適合興建公營房屋的空置或短期租約用地。我們發現,香港的房屋和土地,其實從不患寡,只是患不均。

***************************************

A18 | 觀點 | 周末新觀點 | By 朱凱迪

犧牲小我完成大我?

中大亞太研究所上月中公布了一個名為「市民對香港房屋土地供應及發展的看法」的調查結果。調查表面是為前天公布的新界東北新發展區造勢,因為調查以甚具引導性的問法,先問「香港房屋土地是否足夠」,再問「是否贊成開發新界東北新發展區」。按香港主流輿論,前者一定「不足夠」,那對後者自然應該表態贊成,否則好像顯得自相矛盾。結果,八成受訪者贊成開發新界東北。
但是,要對民意有更完整的掌握,必須留意調查中另一條問題: 「對增加房屋土地所帶來各種影響的接受程度」。令人意外的是,受訪者大多不接受為了增加房屋土地供應, 「而要減少綠色地帶」(67.1%), 「而要破壞當地居民的原有生活方式及社區網絡」(62.5%), 「而對自然生態造成負面的影響」(78.2%)。
這正正反映香港市民近年對民主及基本權利的意識大有提高,市民一方面對住房有強烈欲求,但又明白不可以因為增加房屋用地就隨意犧牲環境和當地居民的家園。如果梁振英政府認真尊重這個民調的結果,新界東北修訂計劃明顯不能過關。因為眾所周知,修訂的主要目的是滿足在區內囤積農地的地產商。政府原來打算全面收地再公開拍賣,藉此打破大地產商透過囤積農地壟斷發展機會,但最終還是在壓力下「跪低」,為大地產商量身訂做出農地換屋地方案。「當地居民的原有生活方式及社區網絡」,並不在政府的考慮範圍,所有區內非原居民家園仍然要被拆毁。
總是新界非原居村民的家園?
有些人見到中大民調顯現出來的「矛盾」,就坐立不安,覺得什麼事都有人反對,令香港一事無成。再進一步,他們會質疑「環保人士」和「當地居民」搞事,不肯「犧牲小我完成大我」。但有趣的是, 每當討論一進入犧牲小我的「牆角」,政府的發展邏輯往往會露出弱點,因為居民總可以義正辭嚴地反問:為何開發房屋土地的「小我」總是新界非原居村民的家園,菜園村、新界東北、洪水橋、元朗南無一不是,卻從來輪不到政府可以到期收回的粉嶺高爾夫球場?
民主、參與規劃、居住權、平等、環保等等意識之所以不受某些人歡迎,是因為如果我們認真地對待,既有制度和官僚機器就必須大幅改革,本來受這些制度和機器保護的權貴和既得利益者,也要暴露於公眾面前,或者說,共同承擔所有開發的代價,無論是垃圾處理、骨灰龕,還是房屋土地供應。
因此,中大民調顯示出的「表面矛盾」絕不等於(房屋)問題永遠不能得到解決,反而為更好地解決問題帶來契機。試想想,如果開發的代價不單是弱勢村民承受,連富豪也有機會「中招」,那一來「選擇」多了,二來,整個社會一定會更認真的檢視開發的需要。民間組織在過去一年已經行動起來,積極發掘有關房屋供應的數據以至民間方案。除了富豪俱樂部長期廉價佔用大量政府土地的議題首次被廣泛討論外,也有組織在市區到處物色適合興建公營房屋的空置或短期租約用地。我們發現,香港的房屋和土地,其實從不患寡,只是患不均。
這些行動已經在政府僵化的房屋及土地開發制度上,鑿出一個一個缺口。處身在風眼中的新界東北村民,將成為促成這場改革的關鍵。


Tags:

About author
「我們不是神,包括我在內,我們不過是愚蠢、感情用事、不斷犯錯而再渺小不過的生物而已。既然是這樣的凡人,能判決別人嗎? 是不能的。 因此代替我們的,就是用法律來判決。不管有多麽可疑,不管有多麼可恨,只有不帶任何感情、只根據法律和証據來判決,這才是我們人類經過悠久常試而得到的珍貴財產---法治國家。」
王岸然頻道,岸伯(On8) 的個人頻道||itune podcast: https://itunes.apple.com/hk/podcast/
View all posts